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社科学术讲座:疫情下的一带一路农业合作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0-09-04 浏览次数:

题目:疫情下的一带一路农业合作

主讲人: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时间:2020年9月6日(周日)上午9:30

地点:金陵研究院3楼报告厅

讲座内容:

新冠疫情来势凶猛,已造成巨大财产和人员损失,全球震荡。一带一路各国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医疗条件相对薄弱,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在此背景下,各国联动起来,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化危为机,为早日战胜疫情、恢复农业生产提供了可能。

主讲人简介:

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欧盟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兼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察哈尔学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理事、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理事,尼山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土耳其TRT世界论坛顾问。先后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工学学士,法学硕士、博士学位,担任天津联合化学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美国耶鲁大学福克斯学者(Fox Fellow),韩国延世大学访问教授,中国驻欧盟使团外交官、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兼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执行院长。

出版专著《习近平外交思想引领一带一路建设》、《世俗文明的终极关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世界之问、中国之答:人类命运共同体》、《国之交如何民相亲: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之道》、《回应:关于“一带一路”的十种声音》、《一带一路:联通世界》(中英文版)、《王义讲一带一路故事》、《大国担当》、《再造中国:领导型国家的文明担当》、《一带一路: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阿文、韩文版)、《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2016年中国好书,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9)著作类二等奖,同时入选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新中国国际出版70年百种译介图书推荐图书:英文、日文、韩文、阿拉伯语,保加利亚语,蒙古语,土耳其语,俄语、乌兹别克语、塞尔维亚文、盲文等)、《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中文简体、繁体版,英文、阿拉伯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韩文、日文、波兰文、土耳其文、越南文、柬埔寨文、乌尔都文、印地文、蒙文版,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第十一批学习书目,2015年中国好书,进农村书屋)、《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中英文、盲文版)等25部,即将出版《一带一路的政治经济学》、《人的全球化》。译著《大国政治的悲剧》等3部;主编“中国北约研究丛书”(10卷本)、《全球视野下的中欧关系》。在《中国社会科学》、《美国政治和社会科学学院年刊》等20个国家期刊发表论文300篇,在《求是》、《人民日报》、《欧洲的世界》等国内外媒体发表时评1100余篇,接受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总台(CCTV, CGTN, CRI)、BBC、CNN等国内外媒体采访万余次,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香格里拉对话会、慕尼黑安全会议、瓦尔代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论坛千余次,系《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CGTN等媒体特约评论员,曾参加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多次为安全部、财政部等部委及西安市、宁波市等地方中心组学习,中央及国务院机关事务大讲堂、中宣部大讲堂等讲述“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大会边会发表“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