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指南 > 正文

服务指南

省教育厅:扎实推进协同创新计划大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 2013-07-25 浏览次数:

(2013年7月22日) 

江苏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的意见要求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组织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建设一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一、确定总体思路,启动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

江苏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2011计划”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管理实施等精神,制定了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

(一)明确总体要求

遵循“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择优支持”的原则,坚持以急需和一流为导向、以协同推进为核心、以创新发展为方向、以产学研结合为主线,鼓励、引导、组织高校突破学科、学校、行业和地区等壁垒,与国内外各创新主体和创新力量紧密合作,围绕国家、行业、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省份和人力资源强省建设。

(二)明确基本思路

采用“一种载体”、明确“两类要求”、完成“三项任务”、彰显“四个特色”、坚持“五个结合”。采用“一种载体”,就是协同创新中心,包括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明确“两类要求”,就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要求,培育建设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按照“江苏急需、全国领先”的要求,培育“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完成“三项任务”,就是指导江苏高校培育组建、申报建设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按照“数量从严、质量从优、突出重点、宁缺毋滥”的原则,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引导江苏高校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转变高校发展方式,创新办学模式,全面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和贡献能力。彰显“四个特色”,就是以支撑和引领江苏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培养江苏紧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国际化人才为战略重点;以提升江苏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为重要内容;以推动高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主要突破口。坚持“五个结合”,就是与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和支撑服务江苏“八项工程”紧密结合;与支撑和引领江苏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与繁荣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建设社科强省紧密结合;与推进江苏高校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和推进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等工作紧密结合;与推进高校全面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办学功能,重点引导和支持省属高校提升发展紧密结合。

(三)明确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培育组建一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努力把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以高校创新能力和内涵建设水平的提升支撑创新型省份建设。“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50个左右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今年完成遴选工作;同时,积极支持江苏高校申报建设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

二、采取多项举措,培育建设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一)积极稳妥,立项建设首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2012年年底,江苏省教育厅会同财政厅开展了第一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认定工作,明确协同创新中心由江苏高校牵头,采用政产学研用实质性合作的方式,联合各种创新力量,在组织培育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进行申报;要求协同创新中心紧密围绕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共性问题、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按照“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的要求,具有明确的服务领域方向、解决重大问题的意向和培育建设目标措施,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并取得明显建设成效。突出高校与行业企业建立协同合作关系,优先支持与行业企业有良好合作基础、企业投入不低于总经费的50%以上的协同创新中心。省财政重点支持与行业企业有实质性合作以及产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成果的协同创新中心。经学校申报、项目初审、专家评审、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并向社会公示等程序,共在22所高校立项建设29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11所高校培育建设11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首批认定的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我省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3所高校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获得认定。

(二)多元投入,协调落实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资金

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行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现有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及产业专项资金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发挥行业部门、骨干企业和地方政府参与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多元投入长效机制。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今年安排3亿元,根据协同创新中心的类型、任务和绩效等给予分类动态支持,立项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按照省属高校理工农医类每年1000万元、社会科学类每年300万元,部委属高校按减半的标准安排;培育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按照理工农医类每年200万元、社会科学类每年60万元的标准安排。牵头高校落实配套经费,同时将“985工程”、“211工程”、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江苏特聘教授计划、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及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等方面的经费,统筹配套优先用于协同创新中心及其相关学科与项目。首批立项和培育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计划筹措经费127亿元,目前已到账经费52亿元。

(三)集成资源,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去年,江苏省成立了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厅、科技厅、监察厅、财政厅等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参加。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整合资源,积极协同,形成合力,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目前,我省首批立项和培育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共协同331个单位,其中高校院所160个、骨干企业113个、政府及行业协会等58个;集聚相关领域一大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共有诺贝尔奖获得者2人,院士109人,长江学者6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1人,汇聚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团队157个。另外,全省高校正式成立及正在培育建设的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已有70多个。

三、落实目标任务,确保江苏协同创新计划实施成效

(一)加强建设指导,不断推进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实施

今年5月24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推进会,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亲临会议并提出了重要指导性意见。推进会提出了实现“一个目标”、明确“两个导向”、打破“三个壁垒”、深化“四个协同”的指导意见。实现“一个目标”,就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真正形成有效的创新平台和创新机制,以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明确“两个导向”,就是以急需和一流为导向,加快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和发展。急需,就是要求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必须与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以支撑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开展协同创新;一流,就是牵头高校和主要参与单位要在人才资源、学科支撑、科研能力、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保障能力,努力以一流的人才队伍打造一流的学科、产出一流的成果。打破“三个壁垒”,就是破除高校内部学科与学科、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壁垒,破除人才、学科、科研之间的壁垒,破除教育、科技、经济、社会之间的壁垒。深化“四个协同”,就是主体协同、组织协同、机制协同、环境协同。主体协同方面,要协调好各方利益主体的需求,找到利益结合点,用共同目标来驱动各方主体的创新动力。组织协同方面,要通过成立多方参与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创新组织模式,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机制协同方面,深化高校内部科研体制改革以及与外部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形成促进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环境协同方面,要加大政策、资金的配套力度,争取信息平台、金融和中介服务等外部环境的支持。

(二)突出建设绩效,组织编制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

江苏省教育厅要求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和条件,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与投入,明确重点任务,量化绩效指标,突出创新点,开展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可考核性,考核指标要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强化过程管理,突出年度报告、中期检查和成果验收,同时要引入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项目考核科学公正。

(三)强化建设管理,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

江苏省教育厅和财政厅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建立项目动态管理机制,采取优胜劣汰、滚动发展的方式,对实施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项目,由财政进行奖励性投入;对意义重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予以持续重点支持或适时增列;对建设措施不力、成效较差的,不再作为立项或培育项目直至终止实施。积极引导高校建立符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要求的管理体制,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把优质资源整合起来,把优秀人才集中起来,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创造条件。

江苏省教育厅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推进会精神,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扎实推进,全面做好协同创新计划组织实施工作,大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为建设教育强省和创新型省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